在蘿振宇跨國演講中提到過這么一個事:
<商業周刊》曾經把貓砂評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,奇怪,不就是個貓砂嗎?它怎么就能被稱為最重要的發明之一?
1947年貓砂被發明。然后,大家發現,有了這個東西,貓的臭臭就不會在室內產生異味了。這帶來了一個什么結果?貓就可以一直養在室內,貓可以不出門了。緊接著,就是城市化浪潮的到來,人和寵物的關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。人類主要的寵物就是貓和狗嘛。狗被人類馴化至少幾十萬年了,跟我們是老交情了,而貓呢,被人類馴化不到一萬年,是個新朋友。
人一旦進了城,你會發現狗這個老朋友不容易帶過去。狗是需要出去遛的,城市里哪里有那么多可以遛狗的地方。因為貓砂,貓是可以養在室內。所以僅僅貓砂發明這一個小趨勢,就讓貓這個物種在城市化的大趨勢下,優勢突然被放大。很快,貓的另外一個優勢又被發現了。狗是需要人天天陪的,而貓只要給夠水、食物和貓砂,可以自己在室內待上10天。如果你是一個上班族,一個生活沒那么規律、偶爾需要出差、住在城市小格子公寓樓里,如果你要養寵物,那養貓是一個更方便的選擇。
剛開始,這個差別還沒有那么大,但是放在養寵物大潮下呢?這個差別會進一步放大。很多人不結婚,或者結了婚不生孩子,但是情感上需要陪伴,要養一個不怎么費心的寵物,貓和狗之間你怎么選?貓的優勢被進一步擴大。全世界今年貓砂的銷售額是50億美元左右。全世界圍繞著貓、貓糧、貓爬架、貓抓板、貓沙發、貓玩具、貓醫生、擼貓手套,這是個多么龐大的產業。而且,你還別覺得貓僅僅停步于此,貓還對一個你萬萬想象不到的產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:可愛的貓咪相關的視頻、圖片,為互聯網公司貢獻了巨大的流量。而所有這些趨勢追溯到最源頭,都是因為1947年艾德·羅伊發明了貓砂。你說,它是不是一個偉大的發明?
但是如果要求你1947年貓砂發明的時候,就預測到現在的種種,預測到會形成一個產業鏈可能嗎?小趨勢很難被預測!人類文明發展到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,在絕大多數情況下,都不是一個小變化越長越大,砰地一下,膨脹成了一個大變化。老天爺是個魔術師,是這個變化,引發了另一個變化,一層一層地傳遞過來的。現在我們知道“小趨勢”,不是大趨勢的小時候,它本身也未必能長成一個大趨勢,它的威力是能啟動連鎖反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