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腐貓砂直徑不同效果也不同

最粗的豆腐貓砂顆粒直徑有3MM,后來逐漸2MM成為了主流,現在最細的有1.5MM。

 

那么不同的貓砂尺寸,有什么區別呢?

 

首先,我們可以想象一下,光腳踩在沙子上和踩在鵝卵石上的感覺。說真的,光腳我是絕對不愿意踩鵝卵石的,太恐怖了。

貓咪也是,粗大的顆粒對小奶貓來說就像踩在鵝卵石上,隨時都有陷落的感覺。這就是所謂的腳感。

其次,豆腐砂顆粒都會有淀粉,幫助鎖水結團。這是必須的,但是它有致命的缺點。我們還記得芝麻糊嗎?

調芝麻糊總是會出現一些顆粒,里面是干的粉,外面一層糊把水隔絕,再也調不散。

直徑大的貓砂也會有這種情況,水還沒來得及到達顆粒的中心,外面已經結團。所以吸水不充分,是不是造成了浪費呢?

是的,吸同樣多的水,大直徑的貓砂形成的尿團更重,耗砂更多。

最后,顆粒越大,顆粒之間的縫隙就越大,對液體流動的阻力就越小。也就是說,貓砂還沒來得及吸水,尿液就已經流走了。這樣會有更多的貓砂接觸到尿液,也更容易流到盆底。

結果不僅耗砂更多,對貓砂盆還造成了污染,即使尿團鏟走了,尿液分子依然殘存在盆里,過不了多久就會散發出刺鼻的氣味。

那大顆粒有什么好處嗎?

 

可能是便宜吧。因為小顆粒工藝要求高,價格就會貴一些。

但是貓砂總是要越做越好的嘛,1.5MM小顆粒的使用體驗感跟那些真的不是一個檔次的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